热点资讯
- 美洲金杯前瞻:牙买加 VS 危地马拉
- 人工智能pk中医看病,疑难杂醛固酮增加高血压病,deepseek给出了靠谱的经方还有加减
- 弘治十一年,南直隶乡试启幕,大明贡生张周改写盛世篇章
- 1月22日基金净值: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最新净值1.1282,跌0.09%
- 包钢股份:白云鄂博矿是多金属共(伴)生矿,主要矿物及元素有铁、稀土、萤石、铌、钪、钍等
- 2025年10月7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龙眼(桂圆)价格行情
- 煮玉米的小细节要知道,很多人没有注意到,难怪口感不好呢_玉米粒_美味_表面
- 基金分红:央企红利基金6月19日分红
- 张维伊一句话惹怒全网:我不介意你的过去,董璇凭啥要被你原谅?_生活_质疑_节目
- 远东发展(00035.HK)拟出售BC Investment Group Holdings 53.21%股本
- 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2:30 点击次数:170
前几天我用deepseek测试了我曾经的一个医案,那个医案基本都是根据教科书来生病的!症状非常典型,ai分析总结十分到位,跟我的思路方药一至,很多人说这不出奇!
于是乎
今天我再用遇到一个疑难案例让他分析!
二羊经方实践录:高血压,反复头晕,醛固酮增多症
让人工智能跟我这个学了二十年中医的专业医生较量一下,看谁更🈶水平!
图片
结果,我又被惊到了,特别是思考分析的过程,相当专业!
案例:
Z某,男性,53岁,高血压病史,反复头晕乏力伴恶心1年多,西医各种检查和对症用药为主,降压药,抑制胃酸药,止晕药反复吃就缓解一下症状,病情没有控制。
他爱人是广东这边最大西医院的,做了各种检查并找来八个博士给他诊断,也没有十分确定,怀疑就是:醛固酮增多症。
这个病人就有高血压,低血钾,乏力,时有头晕伴随恶心,由于病时间长了,症状没有得到控制,人也变得紧张焦虑,一些西医认为是焦虑症,或者神经官能症。
中医四诊:舌紫暗,苔白腻,脉沉弦滑,右侧关浮大顶手。
症状:头晕恶心乏力,口渴多饮,喝水后不解渴,反而胃难受,同时,睡眠差,紧张焦虑。
舌头图片如下:
图片
deepseek的思考过程如下:
首先,我需要回顾《伤寒论》中相关的条文,看看哪些证候和方剂适合这个患者的情况。
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头晕、恶心、乏力、口渴多饮但饮水后不适,以及焦虑失眠,舌脉表现为痰瘀和湿滞的征象。
在《伤寒论》中,类似症状可能与少阳病、太阴病、水饮内停等有关。例如,少阳病常见口苦、咽干、目眩、胸胁苦满等症状,但患者是否有这些症状呢?
原文中没有提到口苦或胸胁满,但头晕、恶心可能与少阳有关。
此外,太阴病主脾虚湿盛,患者苔白腻、脉沉弦滑,右关浮大,可能提示脾胃湿滞。水饮内停也可能涉及五苓散的证候,但用户之前已经用了五苓散,现在需要结合伤寒论的其他方剂。
另外,患者的舌紫暗提示有瘀血,这在《伤寒论》中可能涉及血瘀证,但伤寒论中更常见的是气滞或水饮,瘀血的论述较少,可能需要结合后世的理论。
不过用户要求使用伤寒论的理论,所以可能需要寻找与瘀血相关的条文,或者从气滞导致血瘀的角度分析。
脉沉弦滑,右关浮大顶手,右关候脾胃,浮大可能提示脾胃有邪气壅滞,可能属于阳明或太阴的问题。
结合口渴多饮但饮水后不适,可能属于水饮不化,类似五苓散证的“渴欲饮水,水入则吐”,即水逆证,但五苓散已经在之前的方剂中使用过,可能需要考虑其他伤寒方剂。
患者还有焦虑、失眠,可能与少阳胆热扰心有关,或者与少阴病的心肾不交有关。需要结合具体条文来看。
现在需要综合这些症状,寻找伤寒论中对应的证型和方剂。
此外,患者的舌紫暗可能需要活血化瘀,但伤寒论中活血化瘀的方剂较少,可能需要结合后世方药,但用户要求用伤寒论理论,所以可能需要通过调气以行血,比如使用四逆散等疏肝理气的方剂,间接改善血瘀。
可能的思路是:少阳枢机不利,水饮内停,兼有血瘀。
治以和解少阳,利水化饮,佐以活血。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,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。
不过需要仔细核对条文:柴胡加龙骨牡蛎汤:“伤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满烦惊,小便不利,谵语,一身尽重,不可转侧者。”
患者有焦虑、失眠,可能对应烦惊,但小便情况如何?原文未提,但可能有水饮内停的小便不利。
当归芍药散:“妇人怀妊,腹中㽲痛,当归芍药散主之。”用于血虚水湿,可能适合血瘀水停。
苓桂术甘汤:“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紧。”患者头晕、脉沉弦,可能适用。
综合以上,可能的方药组合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苓桂术甘汤、当归芍药散加减,以和解少阳、利水安神、活血化瘀。
但需要确保符合伤寒论原方的使用原则,避免随意加减。如果必须严格使用伤寒论原方,可能需要选择最接近的方剂,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,并解释其适应症与患者的符合点。
最终,需要给出具体的方药组成,剂量,以及方解,说明如何建立论。
结论如下:
一、辨证分析
1. 少阳枢机不利:头晕、恶心、焦虑失眠为少阳胆火郁滞,上扰清窍,内犯脾胃。脉沉弦滑,右关浮大顶手,提示气机壅滞于中焦,胆胃不和。
2. 水饮内停:口渴多饮、饮后胃不适,属水饮不化,津液不布(类似“水逆证”)。苔白腻、脉滑,为痰湿内蕴。
3. 血瘀络阻:舌紫暗为久病入络,气血瘀滞。
二、治则与方药主方: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(《伤寒论》第107条)合苓桂术甘汤(《伤寒论》第67条),佐以活血之品。
组成:柴胡24g黄芩9g桂枝9g茯苓15g生龙骨15g(先煎)生牡蛎15g(先煎)清半夏12g白术12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6枚(擘)桃仁9g赤芍9g
三、方解1.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:
柴胡、黄芩和解少阳,疏肝利胆;龙骨、牡蛎重镇安神,平肝潜阳,针对焦虑失眠;
半夏、生姜和胃降逆,止呕除痞;
桂枝通阳化气,助茯苓、白术利水渗湿。
伤寒论条文依据: “伤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满烦惊……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”患者焦虑、失眠、头晕恶心,符合“烦惊”之证。
2. 苓桂术甘汤:茯苓、白术健脾利水,桂枝温阳化气,甘草调和诸药。伤寒论条文依据: “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……苓桂术甘汤主之。”患者头晕、水饮内停,与此证契合。
3. 佐桃仁、赤芍:活血化瘀,改善舌紫暗及久病瘀血,虽非伤寒原方,但符合“血不利则为水”之理,增强化饮之力。
四、加减与调护
1. 口渴甚者:加天花粉12g,生津止渴。
2. 低血钾明显:加白茅根30g、玉米须15g,利尿保钾。
3. 血压偏高:加怀牛膝15g,引血下行。
调护建议:
- 忌生冷、油腻,饮食清淡以助脾胃运化。
- 保持情绪舒畅,避免肝郁加重少阳郁火。
---
五、中西医结合思路
1. 西医检查建议复查肾上腺CT及醛固酮水平,明确病因。
2. 低血钾可配合口服补钾,与中药协同改善症状。
3. 监测血压,西药降压药可逐步调整剂量,避免骤停。
---
此方紧扣《伤寒论》“和解少阳、化气行水”之法,调和胆胃、通利三焦,使气机畅、水饮化、瘀血行,则头晕、恶心、焦虑诸症可解。需密切观察服药后反应,适时调
以上是人工智能ai分析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和给出的建议。
这一结果我觉得让我汗颜,不得不佩服,主要是这思辩的过程,完全就是一个具有几十年临床医生的水平。
人工智能时代,我们不可能忽视这时代发展。唯有利用好这一工具来帮助我们学习和提高临床技能。
花絮:
具体怎么做呢?人工智能又给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。
图片
我是中医二羊
中医是一种爱好,一种态度,也是一种生活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